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
赫光,原名万锡绂,字季玺,1902年2月出生在甘肃固原县杨郎镇万家堡子村(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赫光8岁入私塾读书,16岁考入平凉陇东公立中学堂,1922年考入北洋军阀举办的洛阳讲武堂学习军事,开始接...
陈毅安,1905年1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金龙镇神塘湾。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经毛泽东推荐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学生、工人运动,如抵制日货、到汉...
刘平楷,字履端,曾用名刘少猷,1902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今彝良县城)。刘平楷7岁进私塾读书,1917年到昆明省立一中求学,由于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是省立一中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较早的学生。
刘愿庵,1895年生,字坚予,陕西咸阳人。1908年随父移居南昌,入大同中学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奔赴南京,拥护孙中山。参加学生军,声讨袁世凯,后一度在川军任职。1923年初,他参加了共产党人恽代英在成...
李鸣珂,1899年出生于南部县安坝乡(今河东镇)白云村龙王沱。1919年考入四川省高等蚕业学校,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毕业后回南部县任实业所所长。他同进步青年一起组织青年义勇团,发动和组织群众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何昆,1898年生,湖南永兴人。幼时读过私塾,学过武艺。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离校,先后到三水、武汉、广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
胡幼松,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898年出生于一个富庶的商人家庭。在共产党员娄敏修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
宛希先,1906年生,湖北黄梅人。1924年在黄梅八角亭高等小学读书时,在堂兄宛希俨和黄梅县进步知识青年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市妇孺产科学校。1919年在广东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位女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