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
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农民...
曾中生,1900年出生于湖南兴宁县(今资兴市)。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并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1899年1月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特约记...
刘志敏,1904年7月出生于河南罗山县。7岁进入私塾读书。后入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22年考入开封河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她阅读《共产党宣言》《向导》《苏联十月革命研究》等书刊,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坚定了革命的...
阮啸仙,1898年生于广东省河源市,是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刘伯坚,1895年1月生于四川省平昌县。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1921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等人发起组织旅欧...
李翔梧,1907年8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1921年,考入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1923年转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李翔梧奉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
梁柏台,1899年9月生于浙江新昌新林乡查林村,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我国最早的青年团员之一。
贺昌,1906年生,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1919年,13岁的贺昌写下《壮志歌》——“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