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24个省份出台具体举措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有的省份逾4万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有的省份建成8万多个农村红白理事会倡导移风易俗……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倡导生态殡葬和移风易俗,节地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等新风尚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 政策引路
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殡葬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为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指引方向,把节地生态安葬作为丧俗改革的重点,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结合起来,引导转变重敛厚葬的传统观念。
2017年,民政部印发《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80个试点地区(单位),围绕深化殡葬移风易俗等八项重点任务,部署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日前,民政部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等改革任务,提出到2020年,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覆盖到乡镇,逐步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
上行下效,各地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工作也动作频频。如山东、陕西作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试点省份,以推进丧葬习俗改革、文明节俭办丧事为工作重点,明确了有关部门职责和协调考核机制;江西出台农村“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方案。
节地安葬 成效显著
作为殡葬移风易俗的一项重要举措,节地安葬近年来在我国自上而下大力推行,成效显著。
据悉,目前全国24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一些省份制定了节地生态安葬激励奖补政策。如北京对选择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居民免费提供安葬服务,并将免费项目逆向延伸到遗体接运等殡仪服务;浙江温岭等地出台政策,对承诺海葬、树葬者将“逝后奖补”改为“生前享有”;广东2017年发放树葬、海葬补助金超过220万元。
为夯实节地安葬的基础设施,目前全国各地城镇公益性公墓均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如重庆共推出免费树葬、花葬等区域4.8万余平方米,立体式骨灰格位1.28万个;福建2017年安排20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以骨灰堂为主体的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
大力推进下,近年来我国节地生态安葬率得到提升。至2017年底,上海有逾4万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连续11年举行海葬公祭典礼;辽宁2017年骨灰海葬量首次突破6000份;广西2017年在6个地市同时举行全区公益性花坛葬活动,骨灰节地生态安葬数量较上年增长32%。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激励力度越来越大,但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一些地方仍存在节地生态安葬“叫好不叫座”现象,下一步将坚持保障基础、优化服务、奖补激励等措施协同推进,培育和厚植文明绿色殡葬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争取到“十三五”末实现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50%以上。
文明殡葬 渐成风尚
推行殡葬移风易俗,一靠改变传统殡葬方式,二靠转变陈旧殡葬观念。对此,各地进行了广泛探索。
——注重发挥街道、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积极性,推动群众在丧葬习俗改革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如山东专门出台意见,全省村(居)委会共建成8.6万个农村红白理事会,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培训农村红白理事会成员70多万名;河北全省红白理事会近4万个,覆盖了75.7%的村(居)委会。
据悉,各地红白理事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一些丧葬简办模式得到推广,丧事办理成本由原来每宗上万元缩减到4000元左右。
——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各地把党员干部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江西、陕西等省对丧葬习俗改革中以身作则的党员干部先进事例予以宣传,为群众树标杆,扭转了“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等攀比从众现象;一些地方借助“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把丧事举办情况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纳入其中,引导群众从自我、自家做起,改陋习、树新风。
——大力宣传倡导。各地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抓住清明节、七夕节等时间节点,通过文学作品、影视节目、微信微博等载体在农村地区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四川等地依托殡仪馆建设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贵州六盘水市向市民发放“绿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和相关宣传资料2万多份。
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低碳祭扫倡议活动,各地鲜花献逝者、风筝遥哀思、种植纪念树、系挂黄丝带等文明祭扫活动逐渐增多,现代殡葬新风尚正逐步树立。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