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题活动举行
“网聚三秦正能量 共筑文明新风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总工会主办,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委网信办及西部网承办的陕西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题活动今天在榆林市举行。专家学者、正能量网红、媒体代表与现场观众齐聚一堂,以创新实践与深度思考,共同探寻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陕西密码”。
网络正能量优秀案例分享 网络达人讲述网上 “圈粉” 故事
会上,历史文化博主赵炜琼、三农主播 @王家三闺女王宇梅、西安航空学院教师 @苟胜老师梁毅辰等 3 位网络达人分享了自己参与的网络正能量优秀案例。
赵炜琼作分享
从一开始做账号时的试一试心态,到不断学习成长,赵炜琼的新媒体账号 “娓娓道来” 如今已经创作了 300 多期与古人和文物跨越时空对话的视频,收获了全网 200 万粉丝,让历史与今天在网络上相遇,使文化的生命力跨越了时空,成为正能量最动人的模样。
王宇梅作分享
佳县三农主播 @王家三闺女 —— 王宇梅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展示陕北的风土人情,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自 2015 年到现在,累计帮村民销售红枣 220 万多斤、手工挂面 300 万斤、小米 180 万斤,总共帮助群众增收约 3200 万元,让朴素的乡愁、真实的奋斗,变为了网络上动人的正能量。
梁毅辰作分享
梁毅辰老师热心航空航天科普事业,自 2019 年以来以网名 “苟胜老师” 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平台进行航空航天知识科普,创作航空航天科普视频 1000 余个,总播放量超过 10 亿,全网粉丝量超 300 万,知识的力量通过网络照亮更多的人,让正能量有了硬核的表达。
网络文明优秀案例分享 文化领域聚焦陕西网络传播力
网络文明的建设,既要让故事 “传得开”,更要让文明 “扎得深”。陕西是文物大省和文化大省,在 “陕西网络文明优秀案例” 分享环节,文博系统的两位嘉宾分享了陕西如何用创新让文物 “说话”、让文明 “出圈” 的创新探索,传媒界的从业者分享了新时代陕西对外传播的新实践。
何宏作主题分享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何宏以《汉阳陵二十四节气网上宣传》为主线,讲述了博物馆如何通过互联网,从非遗科普、文化拓展、国际传播等多个维度,解读节气内涵,推动文化创新,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得到传承与发扬,在网络空间中继续绽放光彩。
马凤霞作主题分享
陕西省文物局融媒体中心马凤霞以《让千年文物 “破圈”:数字技术下的文明传承新范式》为题,讲述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沉睡的文物打开 “破圈” 新窗口,为千年文物注入了平台、内容与科技的能量,不仅 “活” 了起来,更 “火” 了起来,让陕西文物走向世界有了创新之路,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蓬勃活力。
崔冰妍作主题分享
此外,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崔冰妍以《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为题,分享了如何让陕西故事在国际舞台更响亮,通过网络,让陕西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窗,让陕西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让网络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让世界听到陕西声音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网络正能量
会场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陕西网信系统紧紧围绕学习新思想,传播新理论,聚焦中省工作,省市联动多方融合,开展重大主题宣传,通过守正创新做好成就与典型宣传,相关话题网络阅读量累计超 10 亿,通过实施文化网络传播工程,加大优秀文化宣传,展现全省奋进实践,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现场观众在认真聆听
在弘扬时代新风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等活动,运用新媒体引导网民。陕西网信系统借助新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传播,打造陕西精品内容。 通过 “媒体 + 主播 + 高校” 公益赋能计划等,打造助农样本,网络公益推动乡村发展。
此外,陕西树牢底线思维,落实网络意识形态与安全工作责任制,整治网络生态乱象。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整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周勇作专题报告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周勇还以《激发三秦大地网络正能量的生命力》为题作专题报告。周勇从正能量的时代性出发,结合陕西的网络传播实践和城市网络形象传播定位,结合以往的优秀传播案例,为陕西进一步讲好正能量故事,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守正与创新提出了建议。(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